跳到主要內容
:::

* 花蓮縣南華國小|《魔法阿媽》修復版|典藏電影教育活動

9月2日是南華國小本學期開學的第二天,學校特別舉辦了一場別具意義的活動。早晨師生齊聚於校內,舉行「感恩會」,小朋友親手奉上蘋果,向長輩表達對教養辛勞的感謝。溫馨的餐敘過後,吳惠貞校長帶領全校學生前往影城,一同觀賞經典動畫電影《魔法阿媽》。

魔法阿媽》是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於2021年完成數位修復的重要文化資產。故事圍繞小男孩豆豆的家庭背景展開,因父親外出工作發生意外,豆豆暫時寄養在具有通靈能力的阿媽家。阿媽常幫居民處理人類世界以外的疑難雜症,豆豆在這段寄養生活中,遇見了一連串奇幻卻又深具臺灣文化特色的經歷。這部動畫不僅展現民俗信仰與祖孫情感,也見證臺灣動畫發展的珍貴歷程。

「南華國小學生數不多,隔代教養的家庭超過八成。」吳校長分享。孩子們在觀影過程中特別能與劇情產生共鳴,對於片中祖孫互動的情感理解尤其深刻。她也指出,雖然南華國小並未被教育部劃定為偏鄉小學,但因地理位置及交通因素,部分學生仍來自相對偏遠的地區,家庭經濟條件有限。對這些孩子來說,能走進專業影廳欣賞修復後的經典作品,是極為難得的經驗。

電影中的台灣文化

活動不僅是單純的電影欣賞,更帶有文化教育的深遠意義。中元節是臺灣重要的傳統節日,藉由《魔法阿媽》的故事情節,學生能進一步理解節日中「敬天、敬人、敬祖靈」的價值與意涵。這不僅強化了孩子對本土文化的認識,也成為文化傳承的實際行動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活動展現了「文化資產近用」與「文化平權」的精神。文化資產不應僅停留在典藏館庫或大城市,而應讓每一位孩子都有機會親近與體驗。無論成長於都市或鄉村,無論家庭條件優渥或清寒,學生都應能平等地接觸臺灣優質的文化資源,從中汲取認同與力量。南華國小透過此次觀影活動,正是將文化資源帶入校園,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的重要實踐。

吳校長強調,未來學校將持續爭取相關資源,讓孩子在校園生活中不僅獲得知識,更能透過文化與藝術活動,建立自我價值與社會連結。「文化教育不只是欣賞,更是權利,讓孩子能在平等的環境中成長,才是真正的教育目的。」

圖、文/尤幹、劉身威

典藏電影教育活動聯繫:hornerliu@tfai.org.tw

Loading